新中国(8)中苏分裂的原因
本公众号“拨开迷雾看世界”之三部曲由以下文章组成:
《拨开谜雾看世界(上):被篡改的历史》讲述满清为了统治需要篡改了中国人的历史;欧洲人伪造出欧洲中心论给世界人民洗脑。
《拨开迷雾看世界(中):气功,宗教和精神控制 第1篇》讲述气功出偏差的原因和邪教教主控制教徒的方法;
《拨开迷雾看世界(中):独特的视角看宗教 第2篇》介绍中国宗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讨论宗教政策。
《拨开迷雾看世界(下):新中国》篇幅太长,分好多集了
本文是 新中国(8)中苏分裂的原因
赫鲁晓夫时代的中苏蜜月期
朝鲜战争大大提高了毛泽东和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和影响。
而赫鲁晓夫资历尚浅,无论是稳固其在苏联党内的领导地位,还是保证苏共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指挥,都离不开中共的政治支持。
如果说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中苏友好关系主要表现为政治和军事的合作,那么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合作则突出地表现为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及中国对苏联的政治支持。
在1952年8~9月与周恩来的会谈中,斯大林答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向中国提供经济援助。但直到赫鲁晓夫上台之后的1953年5月15日双方才签署正式协议,决定在1953年至1959年,援助中国建设和改建91个企业,同时完成1953年4月以前苏联援建的50个企业,共为141个企业。
此外,赫鲁晓夫还促成了一批新的援助项目,以及最终确认苏军从旅顺海军基地撤退并无偿地将基地归还给中国等。
此外,苏联无偿地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科学技术文件、教学大纲、工业制品国家标准,以及各种仪器、设施、设备样品。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援助总数的一半给予了中国。
正是由于苏联的帮助,中国才得以全面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社会总产值以每年递增11.3%的速度发展,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核心全面展开基本建设,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工业技术基础。
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的政治支持
1.毛泽东协助赫鲁晓夫处理波匈事件
抗美援朝的胜利,使得毛泽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地位非常重大。尤其是在斯大林去世后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毛泽东的威望无可替代,立足未稳的赫鲁晓夫也不得不在重大问题上寻求毛泽东的支持。
波兰各界讨论苏共二十大提出的诸问题时,不少人表示: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共产主义理论家毛泽东尚未对此发表意见,需要听一听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才能令人信服。人们在争论不休时往往说:等着听毛泽东的见解吧!
此时,不仅东欧各国仰望着北京,莫斯科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党的意见。《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在《真理报》转载后,受到苏联广大读者的拥护,苏共中央还把全文重新翻译后印发了20万册单行本,供全党学习。
苏联驻华使馆还在1956年度总结报告中建议苏共中央派党务工作人员去中国,了解中国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情况,因为“中共积累了丰富的党政建设和群众工作经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赫鲁晓夫回忆说,1956年在波匈事件的危急关头,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同兄弟的中国共产党协商”。
由于事发突然,最初对波匈事件的处理几乎完全是苏联自主完成的,而后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的意见则起了主导作用。这主要反映在决定从布达佩斯撤军和再次武装占领匈牙利,以及对事件的善后处理上。
波匈事件平息后,为了调解苏联与波兰、匈牙利新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周恩来应赫鲁晓夫的邀请,率中共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华沙、布达佩斯之间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穿梭外交。周恩来在各地的演讲或发言中,反复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平等的原则,也必须维护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重要性。
尽管对中共的批评不高兴,但赫鲁晓夫还是对中共协助苏联处理波兰和匈牙利危机的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2.毛泽东支持赫鲁晓夫渡过国内政治危机
东欧的喧闹刚刚过去,苏联国内又爆发了更大的危机,毛泽东再次向赫鲁晓夫伸出了救援之手。
二十大以后,苏共领导层内部逐步形成了两个派别集团。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等人构成了赫鲁晓夫的反对派,并在主席团内形成多数。
莫洛托夫(左一)、马林科夫(左二)、布尔加宁(左三)、赫鲁晓夫(右二)和别尔乌辛(右一)
1957年6月18日,由布尔加宁主持会议,以7比4的票数通过了免去赫鲁晓夫第一书记职务的决定。赫鲁晓夫及其支持者苏斯洛夫、米高扬等人采取了拖延战术,布置国防部长朱可夫、克格勃主席谢罗夫紧急动用军用运输机,将专门挑选的约200名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要求召开中央委员会讨论第一书记和书记处的改选问题,朱可夫甚至扬言可能会动用武力来迫使主席团就范。
莫洛托夫等人被迫让步,中央委员会非常全会于6月22日开幕,会议通过了《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决定把他们开除出苏共中央。
赫鲁晓夫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遭遇到来自党内外的巨大压力。
赫鲁晓夫很清楚,他在莫斯科的举动需要得到各国党的支持,其中特别是中国党和毛泽东的支持。
中央全会结束后,7月3日,苏联专门向中国使馆进行了个别通报。赫鲁晓夫派米高扬专门飞往中国,直接听取毛泽东的意见。7月5日晚,毛泽东在杭州会见米高扬,谈了整整8个小时。毛泽东最后表示,决定公开发表意见,支持苏共中央的决议。
此后不到半个月,苏共领导层又发生了一次巨大震动,赫鲁晓夫再次向毛泽东寻求支持。
朱可夫凭借其在军队中的影响,拯救赫鲁晓夫于危难之中,但也正是朱可夫的一句话“没有我的命令一辆坦克都不能从原地移动”,令赫鲁晓夫对日后朱可夫可能造成的威胁十分担忧。10月26日,苏联元帅朱可夫被撤销的国防部长职务。
苏共领导集团接连发生重大政治地震,赫鲁晓夫非常心虚。为了稳定局面,赫鲁晓夫也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毛泽东的反应也很迅速,于29日召见了尤金大使,表达了对赫鲁晓夫的支持。听到这个消息,赫鲁晓夫心里的大石头才算落了地。中国驻苏大使刘晓回忆,自苏共二十大以后,苏共党内两派都频繁与中国使馆接触,寻求中国党的理解和支持。
从后来的情况看,毛泽东的观点和立场,与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苏联党内传统派更为接近,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支持赫鲁晓夫呢?显然是国家利益第一。对上述事件的表态,都是接受了既成事实,支持赫鲁晓夫有利于获得苏联援助。
毛泽东雪中送炭,赫鲁晓夫投桃报李,中苏关系在1957年处在一种相互支援、团结协作的亲密气氛中。作为回报,情绪激动的赫鲁晓夫立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向中国提供核援助。中苏同盟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苏联对中国核技术和导弹的援助
当1950年初毛泽东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炫耀性地请毛泽东观看了苏联进行原子弹试验的纪录影片。暗示莫斯科可以向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核保护。但是斯大林不可能向中国转让核技术。
在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毛泽东趁机提出对原子能的援助要求。赫鲁晓夫最后答应,可以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一个小型实验性核反应堆。
1955年1月15日,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设立。1月20日中苏签署了关于在中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察工作的议定书。
1956年10月8日以钱学森为院长的导弹研究院(五院)成立,中国的导弹研究事业开始走上轨道。1957年3月30日,中苏代表在莫斯科签订议定书,苏联将派遣5名专家到中国,帮助进行教学组织工作。
毛泽东在苏共六月事变后公开表态支持赫鲁晓夫后,1957年10月15日,中苏正式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援助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工业;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出售用于铀浓缩处理的工业设备,提供气体扩散厂所用的六氟化铀。1959年4月前向中国交付两个连的岸对舰导弹装备,帮助海军建立一支导弹部队;帮助中国进行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等等。
中苏两国政府共签订了六个合作与援助协定,包括核科学基础研究、铀资源普查勘探、铀矿开采与提取、铀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和核部件制造、钚生产反应堆与铀钚分离后处理、核爆炸试验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9月27日,苏联援建的7000千瓦重水反应堆和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移交中国。随后一年,核燃料生产与核爆炸研制两个系统齐头并进。
在导弹研制方面,苏联一方面继续提供技术资料和样品,一方面帮助中国训练导弹部队。1957年12月20日,两枚P-2型地对地训练导弹,1个营的主要技术装备,包括地面测试、发射、校正、运输、加注等设备45件到货。
1958年10月6日,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在北京正式成立,代号为543部队。11月27日和29日,苏联提供的4套萨姆-2地对空导弹运到北京,前来指导的苏联专家共95人同时到达。
1959年10月7日,导弹二营营长岳振华率部在北京上空击落国民党空军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一架,开创了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用地对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苏共二十大
现在普遍的说法是中苏分歧始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其实并非如此。
苏共二十大主要有两个内容,国际关系方面,赫鲁晓夫认为在核武器时代,要么和平要么共同毁灭,所以提出“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竞争只能通过和平方式。在国内问题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虽然毛泽东对苏共二十大否定武装斗争夺权的方式有不同意见,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正是中共的主张,中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这一方针的产物。对于斯大林的错误也是认可的,也只是三七开还是七三开的区别。
毛泽东在中共八大致开幕词时讲道:苏共二十大“制定了许多正确的方针,批判了党内存在的缺点”。
经政治局集体讨论,毛泽东亲自修改并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文章肯定了苏共二十大的历史功绩,特别是揭露个人崇拜问题的勇气,指出斯大林在后期工作中“犯了某些严重的错误”,但“斯大林的错误不能统统归结为个人崇拜,从根本上说还是主观不符合客观,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是思想方法问题”。吸取个人崇拜的教训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包括斯大林的著作在内,必须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的精神”,这是被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了的。
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方面是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的思想混乱的局面,表明中共的观点和立场,扭转一些兄弟党悲观失望的情绪,另一方面是教育和指导中国党内外广大干部和群众,消除他们中间的种种疑问和揣测。
苏共中央在6月30日的决议中,特意援引这篇文章来说明中共“拥护和支持我重要的功绩”。
因此,苏共二十大路线与中共的主张没有根本性的分歧,对中苏关系并没有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苏共在二十大公开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大大降低了莫斯科的威信。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逐渐崛起。就领袖魅力而言,赫鲁晓夫则完全不能同毛泽东相比。由此,中共和毛泽东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威望反而更高了。
分歧的诞生
中苏分歧的根本问题,来自苏联对美国的态度。赫鲁晓夫认为,在核武器时代,一旦爆发战争,只能互相毁灭,所以必须放弃武力。
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就采取了一系列实际行动以实现与西方的缓和:提出苏联作为新成员加入北约的要求,赞同奥地利中立并同意从那里撤退苏联占领军,对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的起义采取冷漠态度,积极推动与日本关系正常化的外交谈判,主动提出裁减军队并单独实现裁军,向美国建议签署苏美友好与合作条约,等等。
对此,毛泽东认为,“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只有不怕战争,做好战争的最坏打算,才能真正求得和平。
和赫鲁晓夫的乐观估计相反,1959年初以后,中国的周边环境日趋恶化。东南面:1959年2月,美国支持老挝亲美派内阁关于不再受日内瓦协议约束的声明,扬言可向老挝派出军事使团;年末,印尼扩大排华活动;翌年初,美国在加强介入南越的同时,又通过南越和泰国加紧对柬埔寨施压,侵犯柬的领土和领空。南面:在1959年初西藏少数上层分子在外国势力支持下发动叛乱后,中印之间爆发边界冲突。
中苏分歧加重的导火索就是中印冲突。1959年3月西藏叛乱,达来喇嘛跑到印度,尼赫鲁公开支持达来,赫鲁晓夫为了维护与印度的关系要求中国保持克制。为了保持与印度的关系,防止尼赫鲁倒向帝国主义方面,苏联在此期间还极力向印度示好:提供贷款;帮助建设一系列重要企业;外交、经济和文化交往频繁。
8月,印度与中国因边境问题发生武装冲突。莫斯科竟然宣布中立,甚至也对中国提出指责。9月12日赫鲁晓夫接见了印度驻苏大使,13日发表了关于苏联贷款15亿卢布给印度的协定公报。
因为赫鲁晓夫将于1959年9月15日访问美国,中印冲突会“阻碍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扰乱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的互访。”
赫鲁晓夫的看法是:美苏首脑互访是“当前最重要的国际事件”,“将对整个国际局势发生巨大的积极影响,世界和平也将更加得到巩固”。
赫鲁晓夫在美国四处演说,一路风光。对于这次访问的效果,他充满信心,并在9月18日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时指出,目前已经具备国际关系向好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完全消灭冷战的必要条件。《真理报》也评论说:赫鲁晓夫访美意义重大,苏美关系晴雨表初报晴天。曾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谢皮洛夫回忆说,当时赫鲁晓夫真诚地相信,苏美关系问题已经解决,他仅跑了一趟美国,就“把一切都摆平了”。
9月30日,赫鲁晓夫以胜利者的姿态来到北京。访问期间赫鲁晓夫指责中共在台湾问题上和对印度冲突影响了世界和平。双方激烈争吵,不欢而散。
10月20日,中印又在边界发生武装冲突,尼赫鲁拒绝了中国关于双方军队各后撤20公里脱离武装接触的建议,中印关系由此急剧恶化。莫斯科采取了更加明显的偏袒印度的做法,而尼赫鲁则对苏联所采取的立场给予高度评价。
对此,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对付社会主义用的是两手策略,即武力威胁与和平演变;赫鲁晓夫就是机会主义,他的宇宙观是实用主义,思想方法是形而上学,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他很幼稚,不懂马列主义,容易上当受骗。
赫鲁晓夫指责“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是好战分子的言论,中印冲突破坏世界和平。苏联在报纸上全面鼓吹和平共处,普遍宣传没有战争、没有武器的世界。
1960年4月22日的列宁诞辰日,中苏关于修正主义的辩论正式开始。
结果,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帮了毛泽东这个忙。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了一架侵犯苏联领空的美国U-2型飞机,美军飞行员被俘。而艾森豪威尔政府从一开始否认,到被迫承认,再到声称进行这种飞行是美国的既定政策,态度一直十分蛮横。这种情况不啻给了赫鲁晓夫一记耳光。赫鲁晓夫不得不谴责美国的行为。亮出反美的姿态。
赫鲁晓夫威信受损,恼羞成怒。1960年7月16日,苏联宣布单方面决定全部召回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不过,中共对赫鲁晓夫的这一行为并没有反应过度。此后双方都有意弥补双边关系,并做出了让步,暂停了意识形态之争。
两国关系短暂缓和。1961年1月,赫鲁晓夫对中国生产米格-21ф型歼击机方面实现技术援助,并帮助中国生产伊尔-14运输机的协定。5月份,中国海军舰队与苏联太平洋舰队的电台恢复联络;8月末,苏联同意供应中国一批军事物资。苏联还借给中国50万吨蔗糖。
1962年中苏正式决裂
1962年中苏彻底决裂的几个重要原因:
1. 苏联策动新疆边民外逃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与苏联接壤,边界线长约1500公里,基本状况是有边无界,有边无防。
伊犁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苏联的影响和控制之下。1950年代初时,苏联在新疆拥有的12万左右的侨民主要集中在伊犁地区。
1954年4月,苏联政府为了解决二战结束后国内劳动力严重匮乏的问题,单方面决定遣返在中国的苏联侨民。但是,1960年中期苏联始加紧在中国边民中非法发展侨民,广发证件,鼓动中国边民叛逃苏联。
1962年4月,苏联伊宁领事在塔城擅自召开大会,煽动群众外逃苏联。从4月中旬至5月末,伊犁、塔城地区参加外逃的总人数超过7万人。
1962年5月起中方逐步查封了苏联在新疆、东北和其他地区的领馆、侨民协会等机构,最后只留下了大使馆,遣返了几乎全部苏联侨民。
2. 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秘密将导弹和核武器部署在古巴,1962年10月在肯尼迪战争威胁下仓惶撤出所有进攻性武器,极大损害了苏联的声誉。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首先是犯了冒险主义错误,后来在战争威胁下又犯了投降主义错误。
3. 苏联军援印度
从1960年10月到1962年5月,印度向苏联订购飞机94架,包括运输机、直升机和米格-21战斗机。1962年夏,当中印边境局势再度趋向紧张之时,苏联仍然继续向印度提供大型运输机,并出售米格-21战斗机。
在1962年10月至11月的中印战争中,苏联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破坏世界和平。
至此,中苏从意识形态之争,过渡到国家安全利益之争,导致了双方的彻底决裂。
为什么中国打赢了中印战争却要后撤
实际上,对印度的局势中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从天时上,美苏同时支持印度,并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及国际舆论的支援。发生冲突对中国在战略上处于劣势。
印度挑起中印边界武装冲突后,美国改变了过去“重巴轻印”的态度。艾森豪威尔1959年12月访问印度,许诺增加援助。此前的12年间,美国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只有17亿美元,可是1959年至1963年这4年间对印的经济援助竟达40亿美元,反华竟成为印度政府争取外援的主要手段。
从地利上,中方后勤补给极其困难,所有弹药粮食及增援部队均需翻越雪山高原运至前线,伤员亦需同样方式运回后方,在部分崎岖地形甚至必须完全依赖人力徒步运输;相反印军一侧皆是平原,交通方便,补给充足。
中国唯一的优势,就是人了。
从1959年起至1962年,中国的策略一直是:决不退让,但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尼赫鲁认为中国不敢挑起战争,步步紧逼。1962年10月,毛泽东决定以打促和,以战争争取和平。
这次自卫还击战,在中印边境东段和西段进行。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经历了两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10月20日至28日
战前,印军在东段和西段的兵力约22000人。
10月20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开始反击。
东段,西藏军区集中了共1万余人的兵力;当面印军第7旅约3000余人,其后方第4师师部及下属部队还有4000余人。
中国军队一天内便将印军最精锐的王牌第7旅全歼,旅长达尔维准将被活捉。印度国内大受震动,第二线印军惊恐万分地向纵深逃窜。中国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于10月25日占领达旺后便停止前进。
西段,印军在中国军队攻击震撼下,多数逃回境内,被歼300余人。
和平倡议
中国政府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其最主要三点是,双方武装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脱离接触。
中国军队东段于10月24日停止追击;西段于10月28日停止了对入侵印军的反击,争取世界舆论的支持。
尼赫鲁拒绝中国的建议,在边界集中近3万人的兵力准备再战。
第二阶段 自11月16日至21日
11月14日,印军为庆祝尼赫鲁的生日,首先向瓦弄方向的中国军队发起小规模攻击.解放军第打退印军攻击后,于16日向印军发起大规模反击。于一天内即将印军第11旅击溃。11月17日,中国切断印军第4师后方的公路。次日解放军发起强攻,印军精锐第4师一部被歼,所余人员大都通过不丹境内窜回后方。
11月18日至20日,新疆军区部队也以1个多团的兵力扫除了西段残存的6个印军据点。至此,印军在中印边界西段越境设置的据点全部被扫除。
战果
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的反击战中,中国参战部队总计不足4个师,印军参战的3万部队中。中国军队击毙印军4900余人,俘虏印军3900余人。中国军队战斗伤亡共2400余人,没有人被俘。
印度在边境作战中出现出乎意料的惨败,国内舆论出现了一片惊慌,国际舆论大都认为中国军队会乘胜深入印境。
1962年11月21日,中国政府突然宣布停火,并下令将部队撤回到1959年11月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内。
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将在反击战中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进行擦拭维修,交还给印度,对被俘人员也全部释放。
原因
印度是人口大国,占有天时地利,背后又有美苏的支援,不在打疼印度的有利情况下停手,演变成长期消耗战对中国是非常不利的。让战争消耗敌人,是毛泽东用来对付敌人的方法,自己怎么能掉进这种陷阱呢?
中国的行动,表明了中国和平解决中印边界的诚意,赢得世界舆论的称赞。印度没有既没有勇气也没有借口继续打仗,美苏对印度的支持也失去了道义。
斗争,要选对自己有利而对敌人不利的地区和方式进行。所以,中国不在对自己不利的中印边界和印度打消耗战,转而大力支援巴基斯坦,让巴基斯坦和印度对抗,不但不用自己动手,还能卖军火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欢迎收看下集 新中国(9)一个越南,两种吃法
参考资料: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年中苏关系若干问题再探讨(增订版)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更多文章: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拨开迷雾看世界。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和出处。